8月20日,我与学者吴介民,陈志柔以及文化评论家张铁志等,应邀参加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举办的对中政策扩大会议第四次会议(亦称"华山会议"),会议由民进党前主席蔡英文主持,民进党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关心民进党中国政策的一些社会人士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作为引言人,我在会上针对民进党的中国政策,提出了四个建议,在此愿与各界交换意见:
第一,要区分中国,中共和中国人的概念:中国是一个包含了历史,文化等因素在内的概念,中共是一个政治概念,而中国人是一个族群概念,这三个名称非属同一个概念,混为一谈本来就不严谨。当民进党要面对中国问题的时候,我认为必须认识到,很多的中国人并不认同中共的很多做法,包括两岸政策,只是由於缺乏言论自由的环境而无法发表。如果把中国人混同于中共,既无法正确认识中国,也没有必要地扩大了对立面。
第二,区隔中国的国家和社会两个层次:在国家主义和发展主义的背景下,逐渐崛起和强大的,是中国的国家层面,这个层面借助於金钱和武力,呈现的是国家暴力的形象和封闭的政治发展态势;但是,与此同时,尽管有来自国家的强大压力,中国的民间社会也在蓬勃发展,并且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与国家的意图截然相反的特徵。要正确认识中国,就不能只看表面上的国家形象,而应当深入到社会层面,去看看到底什麽是真正的中国。
第三,正面向中国人民介绍民进党的中国政策:长期以来,由於中共当局对於民进党的片面宣传,也由於民进党本身对於与中国的接触有所保留,导致不要说一般中国人,就是中国比较自由派的知识分子,对於什麽是民进党,民进党的历史沿革,尤其是民进党的中国政策,都缺乏了解,或者说,了解得过於简单。因此,民进党应当跳出"民共交流"的狭窄范围,主动地,直接地,积极地向对岸的公民社会喊话,坦诚地自我介绍,并回答中国公民社会提出的问题甚至是质疑。
第四,与中国公民社会的对话应以两岸民主发展为核心。对於两岸的公民社会和在野力量来说,最能够取得共识,并有助於加强交流,增进彼此了解的主题,就是从公民社会的发展到宪政民主工程的启动。对於中国的公民社会来说,从台湾的民主化过程吸取经验是急迫的任务;而对於台湾来说,中国是否走向民主化,也直接影响到台湾自身的安危。民主,是两岸最大的共同语言。在民进党开始正面处理中国问题的初期阶段,抓住这个中心议题,可以最大地拉近两岸的距离。换句话说,没有民主化的实现,其他的问题,包括主权问题,也都无从谈起。
以上四点建议,虽然是在民进党的会议上提出,也是提给民进党的,但是我认为,台湾其他的政治和社会力量,也面临着同样的"如何面对中国"的问题,因此,这些建议,也算是向整个台湾社会,包括执政党提出的,希望可以得到外界的批评指教。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评论员王丹为您做的评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