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建议将政改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循序推进。首先,从现在起用大约三年时间,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例如加紧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改革、尽快建立健全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等。与此同时,中共还应形成党管干部与人民选择相一致的民主、科学、公开、透明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考核机制。在第二个政改阶段中,中共应再用大约三年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包括实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选举、组织、运行、操作程序各方面的真正民主化。
李良栋也指出,中共应在政改实践中处理好几个问题,包括反对盲目照搬西方政治模式,但对于合理做法可批判吸取;在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过程中,注意维护社会稳定等等。在中共机关报刊近来接连发表"反宪政"文章的背景下,《学习时报》8月5号刊登文章明确政改的路线图,格外引起关注。中共高层近年来多次提及"政改",但也同时强调中国"绝不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模式"。
网友川人转载的这篇文章又说,而自今年5月以来,官媒更是接连刊文,反对宪政,并批判主张加速改革的知识分子,引发舆论界围绕政改与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激烈论战。部分自由派知识分子甚至认为,不应再对实质政改抱有幻想。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受访时分析指出,《学习时报》的评论恰恰反映出体制内对政改意见的分歧。汪玉凯说,宪政民主是政改的关键内容,这方面若没有真正改革的话,那政治体制改革就肯定走不远。
不过,官媒中的反宪政的声音依然不断。就在《学习时报》刊文的同一天,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海外版8月5号也在封面刊登题为《"宪政"本质上是一种舆论战武器》的署名评论,重申"宪政只属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无法兼容"的观点。作者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马钟成还在文中指出,今天中国社会所出现的宪政呼声不是自发形成,而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舆论"渗透"所致。
马钟成认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有效服务于美国资本的全球化,美国情报机构以民间组织名义开始大规模对外输出特定意识形态,即实现美国自由主义经济学和法学的全球化,包括推动全球宪政进程。他写道:"中国的宪政思潮,也是在美国情报机构扶植的各种基金会的资助下产生并发展壮大的(例如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当代世界比较宪政史研究")。这不能不让人警醒。"
蔡永伟的文章最后强调说,不同官媒发出不同的声音,让外界产生疑问,何者才更能体现中共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意志呢?对此,独立时评人士邓聿文认为,《学习时报》与《人民日报》两篇文章同时发表,"只是个巧合,完全没有关系",但这肯定凸显体制内对宪政的看法不协调。他又解释,《学习时报》一般来说比较开明,因此不时会发表关于民主改革的文章。他强调,该文完全是学者个人的意见,不能代表中共高层的看法。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