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钟成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连发三篇文章反对宪政,引发中国宪法核心问题的新争论。然而,"宪政"二字在新浪微博成为敏感词,被禁止搜索。
(德国之声中文网)"严格实施现行宪法的宪政,就是社会主义宪政,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这是"社宪派"宪法学者童之伟在最新一条关于宪政讨论的微博中对于批评者的回应。批评者认为,"社会主义宪法"在大前提也就是确认中共的领导方面有逻辑问题,因为如果确认其长期执政,就没有人民的选择,也就没有合法的基础。
《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周连发三篇署名为"马钟成"的反对宪政的文章。在最后一篇《在中国搞所谓宪政只能是缘木求鱼》中,马钟成认为,"中国宪法的最核心内容在宪法的序言和总纲里,其对中国国家性质及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规定。"
这一主张将"西方宪法派"、"社会主义宪法派"和"反对宪法派"最近争论的核心问题再次聚焦,引发网民关注。然而,通过新浪微博搜索相关讨论,得到的回应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宪政'搜索结果未予显示。"前两天可以看到的大量相关讨论也被删除。
中国现行宪法(1982版)中规定了"共产党领导"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一开始就引发争议。政治学者陈子明早前接受德国之声采访时说,这些争论在八十年代法学界有过共识,主流法学家认为,宪法序言不具备法律效力。陈子明认为,开放党禁和报禁,是施行宪政具有指标性意义的两个条件。
从中国几十年来的司法现实、尤其是习近平掌权以来官媒接二连三发表的反对宪政言论看,这些共识并没有延续,甚至从来都没有达成。
支持中共领导的宪政?
去年12月4日,中共在人民大会堂集会纪念宪法(82版)公布施行30周年,习近平在会上发言要求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强调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这被视为"习李新政"将推行宪政的信号。十天之后,包括张千帆、江平、张思之、贺卫方在内的70多位中国学者发表《改革共识倡议书》,呼吁中国社会对改革的方向达成宪政共识。倡议书对现行宪法序言做了专门的说明,认为"1982年宪法序言明确规定了'共产党领导',但是'领导'并不等于全面包办或直接干预政府事务"。
该倡议立即遭到来自官方的打压,网络相关言论被删除。今年5月以来,《红旗文稿》、《环球时报》、《光明日报》及《人民日报》等官方媒体连续发表反对宪政的文章,掀开了又一轮宪政问题讨论。在这场讨论中,前述倡议书的部分联署者改变了意见,认为现行宪法存在内在矛盾,应该修改。
与倡议书意见相似,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童之伟提出"社会主义宪政"概念, 将其定义为"在不否定中共长期执政之宪法正当性的同时,也用宪法明确限定中共党权范围并对其运用行为进行具体规范,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全面有效实施宪法"。他认为"反宪派"逻辑荒谬,但主张"知识界不挑战中共长期执政的宪法地位,支持中共的领导",并提出作为一种默契,中共也应着手"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被称为"西方宪法派"的代表人物贺卫方认为,"从马克思理论本身说,共产主义当然无宪政","在宪法中确认一党长期执政就是对民主的否定,实施这种宪法本身就是反宪政","有人说落实宪法即宪政。但宪法存内在矛盾,无从全面落实,又如何?"
"中央还有不同的声音"?
童之伟指出,马钟成在《人民日报》的三篇反宪政文章来自他6月初以"仲呈"为笔名在"红色文化网"上发表的《"宪政"神话的覆灭--论"宪政"只是一种舆论战武器》一文。该文认为,"以贺卫方为代表的宪政主流派主张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颠覆和推翻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是从宪政主义者当中分化出一小撮人,其中以童之伟为代表,认为通过激进手段来实现宪政是不可行的,要在中国实现宪政,只能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一步一步进行","最终实现贺卫方们要达到的目的"。
旅美政治学者方绍伟对此评论说,这场"宪政争论"是中国政治改革道路冲突的一次总爆发,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宪政的含义其实可以简单归结为搞"党在法下"。"社宪派"要改良,"西宪派"要革命(不一定是暴力革命),"反宪派"则什么都不让。"西宪派 "和"社宪派"中以为"中央还可能有不同声音"的幻想可以破灭了。他说,"把几十年前读过的宪法认真地读了一遍,头很大,这样的宪法怎么可能实施?那些说'实施宪法就是宪政'的真是在装,这宪法从头模糊到底,完全是中国文化特色"。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